說到京都的楓葉,「東福寺」通天橋與臥雲橋之間猶如紅葉雲海般的場景,當然是無論如何不容錯過的夢幻美景。因此秋天的「東福寺」周圍總是被人潮包圍。即使刻意選在非假日上午前往參觀,仍不免會被從遊覽車湧出的一波波旅行團人浪拍打撞擊得輕微暈眩。
往好的方面想,要說熱鬧倒真是很熱鬧啦!
不過很有趣的是,一旦避開人流管制的主要動線,真的不過就是在抵達通天橋的前一個巷口轉個彎而已喔,那麼洶湧的人潮竟也能瞬間消失到只剩小貓兩三隻,簡直像是變魔術似的。
繼續順著指標方向前進,很快已經可以看到參道階梯。階梯上方就是本次目的地「勝林寺」。
距離「東福寺」本堂徒步距離不過10分鐘的「勝林寺」,說起來並不算是獨立寺廟,而是「東福寺」塔頭之一。
所謂的「塔頭」,原本是指寺內高僧仙逝之後,由弟子另外建立小院以作為守護塔位之用。後來高僧退休之後居所也稱作塔頭。「勝林寺」便是由「東福寺」第205代住持高岳令松所建。因為位置正好座落於「東福寺」北方,本堂內供奉的「毘沙門天」,也擔負著守護「東福寺」鬼門的任務。
這樣聽來,「勝林寺」之於「東福寺」也算是重要的塔頭寺院吧。然而相較於「東福寺」的寬闊,坦白說,初入「勝林寺」時,其實有點訝異於規模小巧的程度。
「勝林寺」本堂是由朝廷公家近衛家的大玄關所移築而來。嗯,然後,沒有了。寺內的重要建築物就是這麼一棟,沒有其他。
也許就是因為空間有限?「勝林寺」並非常態性開放。平日主要以提供必須事先預約坐禪與寫經體驗服務為主。散客的一般性參觀,一年只開放兩次,日期大約是11月中旬至12月初賞楓季節,與新春參拜的1月1日至3日。
一般開放期間,除了可以自由於庭院走動,也可至堂內參拜期間限定展示的「毘沙門天立像」(見門票)以及多尊傳承自平安時代的珍貴佛像。毘沙門堂左右同時展示著由大正時代畫家櫟文峰所描繪的虎吼像。
老虎畫像金光閃閃栩栩如生,寺方同時會提供詳細解說,不過只限日文版本。本堂內(當然)禁止攝影,加上可參觀的地方實則有限,如果你的日語能力又和我一樣不到半斤八兩,實在聽不懂佛像講解,「勝林寺」的參拜大概只消10分鐘就要結束了。
「勝林寺」庭院內有紅葉,因為堂內同時收藏有「吉祥尊天」女神像,「勝林寺」的紅葉因此還被稱作是「吉祥紅葉」,據說不但有避邪之效,還可以廣結善緣。
當然飽和的紅葉色澤相當美麗,只不過,「吉祥紅葉」再怎麼吉祥,總共也就只有堂前數得出來的那麼幾棵而已,回想剛剛才走過的通天橋,再看眼前的小庭院,很抱歉我實在講不出來在這裡得到了莫大的感動。
但我還是很喜歡「勝林寺」的積極入世的認真喔!
如前述的,雖然「勝林寺」歷史悠久,畢竟資源幾乎被母公司「東福寺」一手掌握,知名度不夠的小塔頭也想獲得多點關注啊怎麼辦?
「勝林寺」很了不起是竟然想到了利用社群資源搏出鏡!當然前提是「勝林寺」一直有在經營社群,並且重視社群的反饋,偶然發把寺廟一定都會有的「手水舍」與水鉢裡放滿鮮豔花朵的畫面放上社群,然後又因為花手水的好品味實在太驚豔、「太IG了」而大獲好評,也就順勢持續推廣。
從年輕人訪客約佔半數的比例推測,幾天之內就在IG上流傳開來的「花手水」確實讓「勝林寺」引起更多注意。不好意思,包括我也是先看到「花手水」照片,才知道有「勝林寺」。
這也讓寺方宣佈,下一波的新春特別拝觀期間(1月1日至3日),將會再準備「花手水」,讓更多人都能帶著美麗的記憶回程,也成為「勝林寺」的新賣點。
勝林寺
地址 |
京都市東山区本町15-795 |
電話 |
075-561-4311 |
時間 |
9:00~16:00 |
參拝 |
平日參拜僅限8人以上團體,或坐禪寫經體驗 |
特殊 |
期間限定開放僅限11月中旬至12月初賞楓季節,與新春參拜1月1日至3日。費用600円。 |
網站 |
|
IG |
|
交通 |
京阪本線「東福寺」站徒歩約8分 JR奈良線「東福寺」站徒歩約8分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