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統公告

目前分類:愛知縣三河 (1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P64.jpg
搭乘名鉄至「東岡崎」站,接著在站前的2號巴士站搭乘往「市民病院」的公車,至「東公園口」下車,再徒歩5分左右,就來到了「東公園」…旁邊的「舊本多忠次邸」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42.jpg
從「竹島水族館」沿著三河灣海岸線走到「海邊的文學紀念館」,等於從「竹島」這邊的斜對面走到了那邊的斜對面。接下來,當然就是要藉由筆直的「竹島橋」,真正踏上已經遠眺了好一陣子「竹島」了呀!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38.jpg
結束「竹島水族館」的參觀行程之後,沿著商店旁的指標朝海岸方向行走,馬上就會看到傳說中的「竹島」蹲踞於直橋的另一側。瞧瞧那茂密濃郁的深綠色澤,是不是很像西餐常見的盤飾「巴西利」呢!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0.jpg
最初是從語言學校同學吳桑口中得知「蒲郡」這個地方。吳桑的姐姐與日本人夫婿婚後定居在愛知縣安城市,同樣位於愛知縣東部的「蒲郡」便成為吳桑與家人最常郊遊散心的去處。吳桑非常喜歡「蒲郡」,總是說那裡有花、有海、有美麗的夕陽。不過待我真的有機會踏上「蒲郡」,已經是課程結束三年後的事了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101.jpg
佔地廣闊的「香嵐溪」巴川河谷,11月中下旬楓紅高峰期間,可以預期的,楓樹林與山澗交錯的風景,必定美麗如詩,因此賞楓期間總是吸引大量車潮人潮聚集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01.jpg
往返八草與香嵐溪的公車站牌起迄點都是同一處,旁邊就是「足助八幡宮」,所以我的香嵐溪賞楓行程,很自然地就是從「足助八幡宮」開始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01.jpg
愛知縣是全日本小汽車自有率最高的地區,縣民多習慣以車代步。只要有車的話,不管是什麼天涯海角,有路就到得了,當然是很方便。但是反過來說,沒車開的話可就麻煩了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01.jpg

拜溫室效應加劇之賜,偏偏在盛夏來到「比台灣還炙熱的日本」,只能說被整了個慘。在連續多日超過38度的高溫的攻擊下,即使抵達美輪美奐的環球影城,也被熱到無法思考其它呀,滿腦子只想趕快找到涼爽的角落然後坐下來吃冰。熱浪駭人,好幾次都有被打敗了感覺,熱到非常不舒服,真的不是開玩笑的!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P55.jpg

早上6點多就出門搭車,匆匆抵達距離JR飯田線「長篠城」車站步行約需10分鐘左右的「本丸跡」會場時,最期待的火槍表演竟然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啦!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17.jpg
初訪豐橋是在初春的下午,搭過路面電車再回到車站附近時,天已經黑了。說到日本的春天,不管是在東京或名古屋,應該都一樣吧,白天有陽光照耀時,就算氣溫只有8度、10度,也不太會感覺冷,不過只要天色一轉暗,寒氣馬上衝上來,逼得你不得不五體投地佩服著:腳下踩著的,畢竟是北國的土地啊,畢竟現在還是三月啊,若要冷起來也真是沒在客氣的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23.jpg
在「井原」見證過稀奇的路面電車甩尾奇觀之後,接著繼續搭上「豐橋市電」到「市役所前」下車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17.jpg

話說,名古屋市區早在明治時代的1898年即進入鐵路電氣化時代,並且開始運行路面電車,是全日本的第二例,僅次於京都,甚至比東京還早了一年呢。不過隨著都市化的演進,名古屋的路面電車至1974年間已全數廢線、轉入地下。如今,整個愛知縣境內,喔不止呢,包括愛知、岐阜、三重、靜岡的整個東海地區,只有三河地區的「豐橋市」仍保存著路面電車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0.jpg

前次到訪「豐川稻荷」時,適逢「春季大祭」,人潮太多,反而不好拍照。之後,碰巧我在為了寫文查詢資料時,剛好查到「HARBS」創始人夫妻的蜜月旅行就是來到了「豐川稻荷」,更堅定了我必須再訪的決心呀,於是這回是趁著花季尾聲的空檔,再次搭上了「名鉄」來到「豐川」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1.jpg

聽早一年曾經到過岡崎城賞藤花的湯桑形容,當年的紫藤花好容易親近啊,散步在藤棚下,只見修長的紫藤竟然能垂涎至髮絲呢,場景浪漫又美麗,讓人好生嚮往呀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00.jpg

我一直以為這家拉麵店名叫做「一刻堂」,但其實完整店名是四個字的「一刻魁堂」。招牌要仔細看才會看到「一刻堂」的「刻」和「堂」之間插入了小字「魁」。據說是因為「一刻堂」相似的發音已被使用,免遭紛爭才硬是加了個「魁」字。

文章標籤

小馨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